2025/6/10國聖國小校園講座 從服務–看未來與希望

【公民記者 劉美汝 彰化報導】

彰化社區大學於6月10日在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彰化市國聖國小舉辦校園講座,邀請彰化社區大學講師暨教育部生命教育講師林賜勳主講「從服務–看未來與希望」。講師透過活潑互動與經驗分享,引導學生幫助別人,服務當下給人信心、傳遞幸福,改變世界及身旁的每一個人,一、二年級師生近50人聆聽受益。

講座一開始,林賜勳請同學們將雙手舉到胸口前,「一拍手一下、二拍手兩下、三雙手放嘴巴」,藉由節奏性的拍手運動增加互動性。他說,微笑是有溫度、有感覺的重要元素,教同學兩兩互看練習微笑,把快樂傳遞給別人。被同學微笑看著有什麼感覺?「很開心」、「很溫柔」、「很愉悅、很快樂」學生紛紛回答。

林賜勳說,服務是一種人跟人之間的互動方式,過程中如何將心意表達給對方。自己從事考古學研究,常利用寒暑假參加海外公益服務,提問學生「服務是什麼?」學生依各自的認知熱烈回饋,「幫助別人就是服務、教同學做功課、發現有人哭就去安慰他、幫助自然界的昆蟲不要被踩到」。

服務拓展生命的邊界,看到的事情越來越多,包括安親課輔、重建家園都有。觀看非洲公益服務的圖片並問學生「為什麼而做?」學生答:「非洲很窮都沒食物吃、衣服很破舊、住矮舊破鐵皮屋」。沒錯,當他們拿到各國救助的二手衣物都會很珍惜,上課總是穿戴整齊,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服務的老師看。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世界,微笑是最美的回報。幫助別人,是一種陪伴的過程,服務當下能夠給人信心,結識不同的生命,豐富自己的學養,傳遞幸福,翻轉別人的人生。林賜勳鼓勵學生:朝著夢想動起來,一點一滴累積學習,想當老師、醫生,就要開始認真讀書;想當運動選手,要每天運動鍛鍊好體力。

教導主任郭木村代表校長李政穎致贈感謝狀給講師,感謝彰化社區大學推展校園生命教育的貢獻與努力,由林賜勳代表接受。他勉勵學生:幫助別人之前,要累積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從現在開始就要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