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7幸福心社區蓮花開 幸福百法論「夫妻」

【公民記者 陳麗娟 彰化報導】

彰化社區大學,4月17日在台中市大肚區幸福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主題:「夫妻」,主持人林宏弦彰化社區大學社團-快樂讀書趣的社員與談,彰化社區大學主任如輝法師、幸福心志工協會理事長暨台中市大肚區頂街里里長陳武徹與近百名社區民眾到場聆聽。社區義工帶領民眾表演健康操,為講座揭開序幕。

林宏弦表示,此次講座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幸福百法‧夫妻》中〈維繫愛情的妙訣〉、〈五種妻子〉和〈結婚〉3篇文章。在多年婚姻的經營中,感受到「家庭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因為太講道理就會「傷感情」。讓家人具有正知正見的宗教信仰,長養慈悲心,與人為善、做義工累積福德,這才是比留財更好的資產。

陳惠櫻回想自己從年輕時,即是一位經濟、思考、交通均獨立的現代女性,與做事情「慢郎中」型的另一半,經常因個性不同產生磨擦。之後因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的要求,每天誦經做定課,藉由佛法改變了自己的習氣,學會看對方的優點,懂得尊重與包容。

林杏芬分享婚後與丈夫白手起家創立事業,在婚姻過程中努力讓自己成為一位好妻子。後來經營的工廠遇到瓶頸,心裡因此鬱悶起了煩惱心,經友人接引開始接觸佛教。後來事業問題,也因佛菩薩的加被和自我觀念的轉變下順利解決,因此更堅定對人間佛教的信仰。

巫啟謀說,婚後家事都是妻子一手包辦,自己是一位完全不做家事的大男人。數十年的婚姻生活,彼此已對這種相處模式習以為常。直到妻子生病後,自己開始學習下廚煮飯、整理家務,才體會到妻子做家事的辛勞。現在懂得珍惜當下,當個體貼的好丈夫。

如輝法師分享,小時候常看父母親一吵架就摔傢俱、碗盤,母親自從學佛後,個性大幅改變,開始懂得容忍,父親也跟著收起易怒的脾氣。法師說,這也促成了自己的學佛之路。勉勵眾人每天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幸福美好。

與會民眾中,101歲人瑞陳過回饋,可以常出來參加社區活動、聽講座,是件很幸福的事。95歲的劉林秀鳳說,與家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全家都已受戒茹素,希望有機會能常常到福山寺禮佛。

與會貴賓有彰化市下廍社區理事長吳啟馥、幸福心志工協會總幹事吳玉女、幸福心關懷據點大隊長謝汝慧、副隊長陳秀菊、立法委員林昊佑助理徐天生、台中市龍井區龍東里守望相助大隊長劉文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