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社區大學4月29日舉行公民素養周–專題講座,邀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蔡宇哲博士主講「好好休息」,主任如輝法師帶領170位師生全程聆聽樂活好眠的秘訣:「作息規律、睡前放鬆。」社大口琴社團張家盛、劉娪瑈師生演奏〈月夜愁〉揭開序幕。
蔡宇哲提問並請聽眾省思:「我是個會投入在工作的人?因為工作的緣故無法有規律的作息?每天睡不到六小時?每週運動少於兩次?」他打破喝牛奶可以助眠的迷思:「色胺酸是製造褪黑激素的原料,牛奶中有大量的色胺酸,所以喝牛奶可以助眠,但一天必須喝下16.67公升的牛奶才有助於睡眠。」
「大家都希望有的深層睡眠是出現在哪個階段?該有多久時間?」深層睡眠主要出現在前半夜,儘可能一開始就有好眠,確保睡眠的質與量,能讓身體、心理與大腦維持健康;作夢是正常的,但過於頻繁表示大腦沒有放鬆;作息規律是最重要的前提是白天多動、晚上放鬆;睡前30分鐘的行為很重要,要使身心放空、放鬆;躺在床上睡不著,超過20分鐘就離開床舖,放鬆後再上床睡覺。
秒睡不代表睡得很好,而是代表睏睡程度很高,睏睡是睡眠不足、睡眠困擾的警訊。人類的睡眠時數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3個月內的初生兒每日最佳睡眠時數為14–17小時,14–17歲8–10小時,65歲以上為7–8小時,可見高齡者的睡眠需求量並未降低,仍與年輕時相近,但維持長段睡眠的能力則隨年齡而降低。
「挖掘負向情緒的回憶,想像不切實際的將來」,懷念過去及想像未來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唯有將注意力聚焦在現在當下,轉動佛珠專心念佛、正念呼吸法可使頭頂到腳底完全放鬆,都是將注意力鎖定在新目標的很好方法;若能落實「三小休息法」,更能提升樂活好眠:「每天30分鐘小休息,每週3小時小休閒,每隔3個月進行一整天或兩天一夜的小旅行。」